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篇小说选刊 首页 作家在线 作家专栏 查看内容

当代乡土社会的权力图

2012-11-27 19: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03| 评论: 0|原作者: 郑润良

摘要: 当代乡土社会的权力图 在我看来,第4期最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就是和军校的《撞得南墙咚咚响》。虽然类似的“一根筋”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不算新鲜,但这篇小说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显然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深入 ...

当代乡土社会的权力图

                
      在我看来,第4期最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就是和军校的《撞得南墙咚咚响》。虽然类似的“一根筋”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不算新鲜,但这篇小说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显然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扎实的叙事功底。
      《撞得南墙咚咚响》无疑是一部好小说,好小说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人物形象的生动、立体可感,比如寡妇刘美莲。在村长谢长安的淫威面前,她从最初的奋力抗争到后来的听天由命、半推半就到苟且偷欢;她对赵六碗这个“守护神”也从开始的感激涕零到觉得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以及人物心理与环境的微妙互动在这里显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从总体上看,刘美莲只是一个弱女子。她对村长、对赵六碗的态度变化恰恰验证了村长的权力无边,也合乎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发展逻辑。
      赵六碗也不是一个天生的英雄。当他第一次面对村长行淫的场面时,他“不知所措,腿打颤了,手也哆嗦了。这个人不是别人,这个人是村长谢长安,他放个屁,能砸死赵六碗;他吐口唾沫,能淹死他赵六碗。”在这种畏惧心理的作用下,他很想转身离开,眼不见为净。“可赵六碗的腿沉得挪不动”,因为他答应过沈文旭要照顾刘美莲,沈文旭是个死人。活人可以骗,死人是不能骗的。可以说,赵六碗与谢长安抗争到底的信念首先来自于他“守信”的本能;其次是他相信“邪不压正”。这种“守信”的本能和对正义的尊崇不是通过教育得来,而是来自民间底层伦理的潜在承传。当然,这种朴素的民间伦理在时下的乡村也已经成为稀罕之物,正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村之长、乡村土皇帝谢长安不仅用土鸡土鸭把下来调研的县、乡领导侍候得舒舒服服,成为“把酒言欢”的好兄弟,手下更有一大帮王爱民之类的狗腿子供其使唤。在这种绝对的权力面前,大部分人都把良知掩藏起来,当一个识时务的聪明人。只有赵六碗这样的“脑养鱼”、一根筋,才会选择跟权力抗争。赵六碗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他的势单力薄,他被污名化,被设套陷害,房子被烧,未婚妻跑掉。但他的不屈不挠恰恰说明了民间伦理及正义的力量所在。谢长安之所以能够为所欲为,很大原因恰恰在于多数人在权力面前不是选择抗争,而是选择与权力共谋、苟且的姿态。但是,正如伟人所言,“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貌似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只要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权利的正当性和团结的重要性。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揭示鞭辟入里,对细节的把握扎实有力,这些都是“好小说”的重要标志。
      同时,这部小说让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农村基础民主建设迫在眉睫。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宗法势力与黑恶势力的勾结是制造乡土社会灾难的罪魁祸首。令人不安的是,《撞得南墙咚咚响》让我们感受到笼罩在乡土社会的这股恶势力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由于某种潜在的奴性心理的作用,谢长安在很多村里人眼中是能人、好人,谢长安式的家长式统治在很多人看来是得力的。在谢长安眼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听招呼的,一种是不听招呼的,这两种人的待遇当然不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听招呼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顺民,一种是供其使唤的狗腿子。狗腿子的作用就是对不听招呼的“娃们”坚决实施打击,直到其听招呼为止。赵六碗也一度将谢长安视为好人,直到他与谢长安背道而驰之后,他才领教到谢长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好人”。谢长安与赵六碗的斗争过程也将当代乡土社会的权力图景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撞得南墙咚咚响》可以称得上新乡土文学的力作。小说的结尾,谢长安被抓起来了。关于谢长安为什么被抓,作者语焉不详,这个光明的尾巴多少来得有些仓促。这是否暗示了作者在现实中的“赵六碗”打败“谢长安”方面没有太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不管怎样,一部小说能够深刻洞察时代的病症并提出疗救的可能与希望,这无疑凸显了它内在的深度与力量。
      同一期中的“新锐出发”在让我感受到两位作家不凡的实力的同时,也感到一些不足。余一鸣的《不二》主要描述了一群来自农村、扎根城市的“成功人士”的情感生活。小说对“二嫂”、“导师”、“研究生”等词语的新含义的生动揭示无疑包含了作者对“二奶文化”、“成功人士生活模式”的批判,但作者对“成功人士”东牛与“二嫂”孙霞之间的真情演绎的推崇心理却让人感到这种批判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了味。刘伟林的《贴着刀锋飞翔》以异乎寻常的冷峻态度展示了小镇未婚女医生俞丽梅被男友谢楚南纠缠直至精神崩溃的过程,小说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达到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深度。俞丽梅想与谢楚南分手,这本来是两个人的事,但因为谢楚南到俞丽梅单位无理纠缠,俞丽梅单位领导的介入,使这件事成了小镇的公共事件。作者在这里已经触及到当代中国小镇的特殊文化环境及其对人的深刻影响。但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作者并没有抓住谢楚南的极端化行为与小镇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小说前半部分中俞丽梅个人与小镇集体环境的潜在对抗到后来变成了俞丽梅与谢楚南变态行为之间的pk,这就大大弱化了小说原本牵涉到的深刻文化内涵,变成了单纯的心理案例,同时也使谢楚南的行为动机失去合理的支撑点。一部小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把握住了人物与时代总体环境之间的互动,揭示时代的文化图景,从而带给读者深刻的启迪。这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作家的伟大使命。

【专栏作家简介】郑润良,青年文学评论学者,福建某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5-5-2 00:12 , Processed in 0.0810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