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篇小说选刊 首页 大论谈 正面对话 查看内容

毕飞宇:坚守常识,比什么都重要

2013-4-2 10: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98| 评论: 0|原作者: 毕飞宇|来自: 人民网

摘要: 【毕飞宇】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求作家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文学,一定要体味弱者的心灵,体现弱者的利益。如今,文学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写历史强于写当下;写想象强于写现实;写作的姿态强于介入的姿态。说到 ...



    文化大厦,文学起底盘作用 

    记:在多元文化时代,很多人认为文学已经消亡了,你怎么看? 

    毕:文学的地位,其实不需要过分渲染。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10多年前,导演、演员可能不会强调文学的重要意义,而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文学太重要了。 

    记:那么,你认为,对当今时代来说,文学意味着什么? 

    毕:如今,很多人谈起文学的边缘化就忧心忡忡。由“莫言热”带来的文学热,只是一支强心剂,持续时间不可能很长,文学不可能再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我想说的是,文学只是回到了他本应有的位置。在当下,文学的本质是弱者、敏感者的事业,如果文学像枪、像金钱,那就非常可怕了,文学也就毫无意义了。 

    记:在所有的文化类型中,文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毕:相比较而言,在文化的各个环节中,文学更具源头性,原创性。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文学可以被别的东西改编,但文学很难由别的东西改编而来。文化大厦,文学起底盘作用。 

    记:中国作家这些年频频走出国门,那么,中国作家的国际性影响如何? 

    毕:如今,中国作家参与国际活动,确实很多。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导向了对中国作家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只是近10年来,欧美经济陷入危机,出版业萧条,我注意到,美国纽约一个地铁口附近的几家书店,这几年几乎全部消失了。 

    记:你作品在海外的发行如何? 

    毕:总的来说,我作品的海外版权,只能说是小有盈利。我的英语版《玉米》,虽然欧美主流媒体都做了报道,但还是卖不动。目前,销售最好的是法文版《玉米》,也只卖了8000册,最差的是德文版《青衣》,5年来只卖了3000册。目前,我的小说拥有了20多个语种的翻译作品,包括《雨天里的棉花糖》《上海往事》《平原》《推拿》等。这次去欧洲两个月,内容还包括推销《推拿》,与年轻的翻译家交流。 

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5-5-2 02:11 , Processed in 0.0950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