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陈希我:被存在的黑暗所照亮

2012-10-22 10: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74| 评论: 0|原作者: 谢有顺

摘要: 陈希我小说中的妄想,疯癫,自我折磨,吸毒,假性性交,补肾,这些近乎惨绝人寰的变态,正是导源于他所指认的这种大绝望:在绝望中要想继续生存下去,那你惟有付出变态的代价。我们知道,从卡夫卡开始,作家笔下的绝 ...

陈希我:被存在的黑暗所照亮
 谢有顺

       我一直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和加缪等少数几个名字,为整个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划定了难以超越的灵魂边界和精神限度。甚至可以说,凡是二十世纪比较有精神质量的作家,无一不是与这几个名字的影响息息相关。卡夫卡等人那些直指人类内心的作品,开辟了文学面对灵魂的新的方式,也为人类精神的探索敞开了新的道路。他们之于中国文学的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使中国文学具有了现代意识,并为中国文学引入了存在的维度。所以,从八十年代开始,存在作为一个嘹亮的字眼,就一直伴随着文学革命的暗流在作家的内心涌动,它像文学的形式一样受到了新一代作家的重视。
       这里所蕴含的革命意义是巨大的。因为中国文学一直以来都缺乏直面灵魂和存在的精神传统,长盛不衰的只是世俗化的文学,致用的文学,教化的文学,精明得很的喻世文学——也就是一种政治的文学。其实,政治解释的不过是此在,是物质意义上的存在,惟有能将此在与曾在、将在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才是完整的、深邃的、直面灵魂与存在的文学。但历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充满强制的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写作在大多数的时候必须空洞地屈从于一个世俗化的思想目标。古代的“诗言志”,“兴、观、群、怨”,当代的“文学为政治服务”,“要作时代的留声机”,以及在苏联、中国流行多时的文学反映论,等等,这些文学主张几乎都是反存在的,它们所注重的是那个文学之外、作家主体之外的“志”和“政治”。文学被剥夺了直接面对存在的权利,在它与存在之间,总是横亘着 “志”和“政治”。慢慢的,存在就被“志”和“政治”所遮蔽,文学也就成了一种宣传品。
       我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和加缪等人的名字进入中国作家的视野之后,中国文学的实用主义面貌才开始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才开始找回自身的属性,找回它与存在的原初关系。因此,我一直很关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加缪等名字密切相关的作家,我觉得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即便有模仿的嫌疑,我们也不能抹杀他们把存在引入中国文学的功绩。比如残雪、余华、格非、北村这样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意义是谁也无法代替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开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之旅。它使我们看到,文学原来是可以向存在直接发问的。
      遗憾的是,这种向存在发问的精神,并未在更多的中国作家那里得到回应。随着世俗化和消费主义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作家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写作节日,他们普遍在一种轻松的日常生活中漫步,或者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物中居住下来,存在的冲突被悬置,以致真正的当代中国人的灵魂状况被简化成了一些外面的遭遇,而更内在的存在的疾病和危机,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是缄默的。
      这样的情形令人担忧,因为一旦对存在的追问中断,中国文学就很难获得高贵而深邃的世界性品格。我们过去在世俗和致用的文学中沉迷太久了,惟有存在,能够为我们提供从里面超越出来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喜欢太温和的过日子文学,而喜欢有力的、能把对人的追问推向极致的存在的文学。这就是我喜欢卡夫卡、加缪的原因。我觉得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小动物、饥饿艺术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都是最为有力的存在主义者,他们揭示出了人类存在中惊人的一面:悖谬,存在的异化,无意义对人的粉碎……在他们笔下,人类的存在是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它无处藏身。
      中国文学一度也在这个背景里,通过残雪、余华、格非、北村这些作家的努力,开始获得存在的眼光,开始知道以直面存在的方式来打量自己的生活。但更多的作家则还缺乏把存在推向极致的勇气和力量,这几乎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大限。我渴望年轻一代的作家能坚持追问存在的勇气,但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很容易就淹没其中,就连存在本身,也如同爱情一样,最终都变成了一种肤浅的消费品。只有少数的作家,能够在这种消费主义的话语丛林里保持必要的警惕,保持一个向存在发问的姿态。
      陈希我就是这样的作家之一。他发表的作品并不多,但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尤其是他作品中那个幽默而令人辛酸的独特视角,把我们貌似平常的生活推到了存在的聚光灯下,里面的荒谬和匮乏就变得尤为突出。陈希我不像一般的年轻作家那样,热衷于讲述消费主义的故事,他关注存在,关注平常的生活内部显露出的存在危机。所以,他的小说,一开始总是从一个平常的人或事件入手,但在那束潜在的存在眼光的打量下,人物和事件很快就改变了它原先的逻辑和演变方向,转而向存在进发。我以为,他这种将事件向存在转化的能力,在当代作家中是并不多见的。
      读陈希我的小说令我想起卡夫卡(他显然深受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说:“和每日世界直接的联系剥夺了我看待事物一种广阔的眼光,好像我站在一个深谷的底部,并且头朝下。”确实,卡夫卡的作品,在他那个时代具有一种“头朝下”的品质——他对文学和存在的理解,与固有的传统观念是正好相反的。或许,我们这个世界的危机和匮乏被物质包裹得太过严实了,必须换一种方式,比如“头朝下”,才能看出里面的实质。因此,我认为,像卡夫卡这样的作品,从来是不属于常态范围的文学,它更多的是属于变态范围的文学——因为我们的存在显露出了变态(我们经常谈论的卡夫卡笔下的人的异化,其实就是一种变态而已)的面貌,所以,文学也只能在一种变态的精神范畴里进行存在的追问。这正是卡夫卡的深刻之处。因此,卡夫卡笔下的象征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他笔下的人物、事件是象征,连他的写作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象征。卡夫卡的文学是最为彻底的存在主义的文学。

123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4-5-17 11:38 , Processed in 0.0487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