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篇小说选刊 首页 作家在线 作家立场 查看内容

那些过去的人和事

2012-11-26 13: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6| 评论: 0|原作者: 狄青

摘要: 那些过去的人和事 狄青 与工厂有关的人和事,一直是我想写的一个方面。很小的时候,我曾天真的以为,一个人如果生在城市里,那么他的未来就是要到工厂里去上班。我的周边来来往往的那些大人,他们上班的工厂几乎囊括 ...

那些过去的人和事

                                     狄青

与工厂有关的人和事,一直是我想写的一个方面。很小的时候,我曾天真的以为,一个人如果生在城市里,那么他的未来就是要到工厂里去上班。我的周边来来往往的那些大人,他们上班的工厂几乎囊括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工商业门类,而这些工厂所涉及的企业性质也包罗万象:全民的,集体的;大集体的,小集体的;区办的,街办的…… 在我的印象里,他们的面色红润健康,他们的嗓音高亢洪亮,他们处处彰显着作为一个社会领导阶级一分子的沉稳与自信。然而,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他们却从我的周围消失了,消失得是那么迅捷并且彻底,是人间蒸发了吗?当然不是。当各种媒体和新兴的都市白领们在争论,应不应该把位于城市里的某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业厂房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的时候,我在想,寻找或许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当一种存在已经需要被刻意“保护”的时候,这种存在已属于了历史。

我生活的城市,据统计在30年前有一百五十万产业工人,是全世界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如果这一百五十万人乘以他们的家庭成员,你将会得出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没错,这座城市的主体曾经就是由产业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所构成的。这也曾经是一座城市的足以自豪的标签。30年前,一个技术工人走在大街上,会像如今的那些海归CEO一样踌躇满志,如果恰好他还是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里的职工,并且还从事着诸如钳工、电工一类技术含量高同时又相对清闲的工种的话,提亲的会踢破家里的门槛。那时候,一个企业里的技工娶一位机关里的女干部就像如今一个有权抑或有钱人娶一个美女一样司空见惯。

满耀德曾经曾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只是他走的更远,这也注定了他的落差有一天会比别人更大。好在他从来没有觉得哪些是他“应该”、“必须”的,他只是被时代和社会的大潮裹挟着,昨天被带到这里,明天却被拍到那里,但无论到哪里,他能做的不是选择,而是接受。明白了满耀德这一点,就如同找到了一把钥匙,于是我也找到了他们。没错,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并没有消失,他们与我同样就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执著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顽强的生存着。他们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可谓五花八门,有一位快五十岁的下岗工人,为了养家,每天从郊区捕捉好多蜻蜓回市里,到小学门口去卖。他捕捉的蜻蜓十分美丽,有金黄色五彩斑斓的,有那种绿色浑身长着美丽花纹的,这些蜻蜓我小时候在城市里也曾见过。这些蜻蜓他卖两元钱、三元钱一只,生意很好,供不应求。这个人下岗前可以用肉眼分辨出工件几个微米的差距,而现在他用他的肉眼准确地捕捉美丽的蜻蜓。

有人告诉我,这些下岗工人的主体意识普遍很差,只要有一碗饭吃,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说这话的人语带不屑中更透着自身难掩的高傲。我想,这话要是被每天都看《参考消息》的满耀德听到肯定会不高兴。其实,在当代,我们哪个阶层的人主体意识很强呢?如果说那些人是满足于一碗饭,我们许多人或许只是满足于一锅饭而已。

就在不久前,朋友对我说,他老家的一座石桥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名录,朋友的老家在天津宝坻区林亭口镇小靳庄村,那座石桥建于1975年。对于那座石桥具有的身世,想必年龄稍长的读者都会了解。我忽然想,满耀德与那座石桥都是无辜的,只是被时代赋予了不同色彩,而这种色彩与满耀德也好,对小靳庄用来举办赛诗会的石桥也罢,原本都没有意义。

 

(《满耀德的生活杂碎》 选载于《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一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4-5-16 20:07 , Processed in 0.0591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